首页 > 粵人檔案 > 粵名人

这座宗祠是大名鼎鼎的张九龄后裔修建的,张九龄原来是广府人

这座宗祠是大名鼎鼎的张九龄后裔修建的,张九龄原来是广府人

©珠江水流   2020-11-30  ❤  ☁0

万万没想到,在繁华喧嚣的虎门龙眼村,居然藏匿了一座这样的宗祠。

(张氏宗祠,笔者实景拍摄)

在四周高楼林立,行人如潮,它却大隐于市,以宁静、祥和的姿态,观看城市的风云变幻。

这就是虎门镇龙眼村的张氏宗祠,它可不是一般的宗祠,修建它的是闻名天下的唐朝宰相张九龄的后裔。

(张氏祠堂的灰雕,色彩鲜明)

张氏宗祠位于虎门镇龙眼五路,始建于二百多年前,后经历年重修形成。祠堂巍峨壮观,形状如踞,这是典型的广府建筑风格。

张氏祠堂两天井广府建筑,由前堂、中堂、后堂组成。

前堂有檐廊、两塾台式样。大门口顶部镌刻“张氏宗祠”几个鎏金大字,阳光下闪闪发光。中间两个硕大的大灯笼,分别写着“张”“府”两字居中悬挂。“金鑑著千秋,清河分萬派”的对联镌刻在大门两边。

中堂檐廊式样,三级花岗岩石阶梯,正中央悬挂“燕兴堂”醒目揩书的金字牌匾,镌刻的两条龙缠绕石柱,十分威猛。

后堂为祖堂,在这里供奉着龙眼村张氏历代祖先牌位。香火袅袅,轻绕弥漫。

宗祠集石雕、木刻、壁画、灰塑、砖雕、瓷艺于一体,雕梁画栋,形态逼真,美仑美奂,体现了古建筑艺术的精湛技艺和高超水平,它对于研究广府建筑艺术、装饰绘画艺术等,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。

(阐述龙眼张氏与张九龄的渊源及祠堂修建年份)

张九龄属广府民系

南宋绍兴年间(1131—1162年),张氏先祖张九龄弟张九皋第十五世孙张岘迁入东莞,现东莞、深圳、香港的张氏后裔一致以其为一世祖。从一世祖张岘公落籍东莞至七世祖浣溪公均以东莞为家,经历宋元两朝已完全融入当地,讲粤语东莞话,一如现今东莞张氏同宗兄弟村镇博夏、篁村、大朗、虎门、南沙等地。

八世祖景登公于客家人还远没来到深圳的洪武二年(1369),因避苛捐杂税举家由东莞迁入大鹏叠福,至十世祖张远涧于永乐八年(1411年)迁罗湖隔塘,即今水贝村一带,再以此分家立村于湖贝、水贝、向西、黄贝岭,及香港落马洲、新屋岭林村塘上、和西贡蚝涌等地,现今这些村落全部讲粤语围头话。据水贝社区网记载,水贝立村时称隔塘,后又称水贝张家围。水贝村姓氏除上世纪60年代插社插户者之外,全部姓张。

张姓源自河北清河,水贝立村始祖为张远涧,其祖历经东莞大塘下村、大鹏烟墩迁至水贝,生三子,长子张玉轩一脉居水贝,二子张靖轩一脉居黄贝岭、三子张圭轩一脉居横岗。玉轩之子松月生四子,长子思月居水贝,二子爱月居向西、三子怀月居湖贝。每年九月重阳祭祖后全村共享大盆菜宴。历史文化遗物之一是现今位于东门的思月书院,从前是水贝村人的祠堂和读书的书院;之二是现今深圳中学创始人为水贝村人张宣林。从八世祖起,张氏在深港定居已有640多年。张氏自入东莞直至现在共计880多年,从一世祖之后的800多年均讲粤语莞宝话,文化习俗等均属广府

张九龄的后裔张公添远距今五百多年前定居于虎门龙眼村,为龙眼始祖,至今已繁衍到二十九代。龙眼村是典型的广府村落,张姓村民讲的是莞宝粤语。

张公添远后裔第十世张公汝霖迁往香港元朗,至今已繁衍到三十一代,是虎门龙眼的分支。

有些不明真相的人,以张九龄是韶关人就以为张九龄是客家人了!他不知道,民族是具有迁徙性的,张九龄的后裔已全部迁入珠三角,讲的是莞莹粤语,是地地道道的广府人了!


本文来源:珠江水流 。如侵权,请把本文相对应的原创链接及文章作者证明发至邮箱admin@yuetol.com,核实后本站即删除。



网友回应 更多回应(0)


✎发表回应 默认免登陆匿名发表